• 报刊
  • 绘本
  • 动画
  • 科普
  • 美育
  • 非洲动物
  • 动物百科
  • 动物大迁徙
  • 动物保护
  • 生态环境
  • 视频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视频标签
繁殖方式

繁殖方式

狒狒全年可繁殖,没有固定繁殖期。一般性成熟在6岁左右,孕期6~7个月,每胎产1仔。幼仔于6个月大开始断奶,约一岁时可自立。在狒狒群中小狒狒出生是一件大事,许多狒狒会来凑热闹。7个月后小狒狒的毛色变为棕色,它们会被送到一个类似托儿所的地方,由一只母狒狒专门照顾。(文字:王方颖 摄影:非洲的青山)

生活习性

生活习性

狒狒属杂食性动物,主要食物是植物、昆虫和无脊椎动物,偶尔也吃鸟类和小型脊椎动物。狒狒吃完食物后会用石头或者玉米芯等东西擦嘴。通常中午饮水。每天的觅食范围在8~30千米。主要在地面活动,也爬到树上睡觉或觅食。善游泳。能发出很大的叫声。白天活动,夜间栖于大树枝或岩洞中。 群居动物,每群的大小通常为30~60只,也有200~300只的大群。雌性数量较多,但是雄性地位较高。狒狒群中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群体内分工明确。集体行动时,群体的首领、雌狒狒和小狒狒通常在群体的中心位置,雄狒狒在外围,如遇敌人首领会带领雄狒狒迎战。狒狒会用石头做武器,但一般不会攻击自己的同伴。狒狒团结而好斗,野生状态下的狒狒群体经过几年一个周期,就会发生争战,或分群或换王。 捉虱子和梳理毛皮是狒狒们特别喜爱的娱乐消遣活动,通常是两只狒狒交互进行。狒狒还会看管羊群,阻止单个羊的走失,会抱起小羊送到母羊身边去。每天早上,狒狒家族会沿固定路线外出活动或饮水,晚上回到固定的洞穴或树林。(文字:王方颖 摄影:非洲的青山)

栖息环境

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于热带雨林、稀树草原、半荒漠草原和高原山地,更喜生活于开阔多岩石的低山丘陵、平原或峡谷峭壁中。(文字:王方颖 摄影:非洲的青山)

保护级别

保护级别

几内亚狒狒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08年灵长类红色名录:近危。 草原狒狒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08年灵长类红色名录:低危。 阿拉伯狒狒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无危。 东非狒狒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无危。 豚尾狒狒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08年灵长类红色名录:无危。(文字:王方颖 摄影:非洲的青山)

狒狒

狒狒

狒狒是灵长类中仅次于猩猩的大型猴类。主要栖息于热带雨林、草原、高原山地,更喜欢生活在开阔多岩石的低山丘陵、平原或峡谷峭壁中。身体强壮,四肢短粗。不同狒狒毛色不同。日行性。善游泳。喜群居,内部“等级”分明。主要食物是植物和昆虫。(文字:王方颖 摄影:非洲的青山)

种群现状

种群现状

狒狒在非洲数量颇多,分布也很广泛。因为它们会吃农作物,所以当地农民非常厌恶它们,常常射杀它们。天敌为狮子、猎豹等栖息于非洲的肉食性动物。该属物种分布范围广,总体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文字:王方颖 摄影:非洲的青山)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 京ICP备13015003号-5 -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20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