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一支长矛的马赛人。他们每人手持一支长矛,一边飞奔一边发出一连串响亮的吼声——就像是发了疯的公牛的叫声。(文字:非洲的青山 摄影:非洲的青山)
塞伦盖蒂国家公园栖息着世界上种类最多、数量最庞大的野生动物群,这里约有70种大型哺乳动物和500种特有鸟类,被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在马赛语中,塞伦盖蒂是“无边的平原”的意思。(文字:非洲的青山 摄影:非洲的青山)
在赛罗内拉河上游,整齐地排列着一些香肠树和伞刺。这里是塞伦盖蒂乃至整个非洲最容易见到花豹的地方,人称“花豹的王国”。(文字:非洲的青山 摄影:非洲的青山)
纳特龙湖的湖水在旱季里颜色从深红变成灰白、浅红、褐黄、墨绿、深棕。现在,纳特龙湖里的食物不是很多了,火烈鸟们纷纷迁往附近的其他湖泊。(文字:非洲的青山 摄影:非洲的青山)
天空中传来隆隆雷声,帐篷外狂风大作,吹得帐篷顶呼啦啦直响。一棵细长的树,在风雨中摇曳,好似乌云中绽放的一朵玫瑰。(文字:非洲的青山 摄影:非洲的青山)
风云突变,大雨再次来临。大雨将塞伦盖蒂国家公园的大门淹没了,原本平坦的土路变成了小河。(文字:非洲的青山 摄影:非洲的青山)
我坐在塞伦盖蒂员工村的草地上,仰望童话般的夜空,多想长出翅膀,在银河之上自由翱翔。(文字:非洲的青山 摄影:非洲的青山)
火山之下分布着几个马赛人部落,他们驱赶着牛羊前往火山旁的山泉饮水。(文字:非洲的青山 摄影:非洲的青山)
猴面包树高大粗壮,在雨季时枝繁叶茂,到了旱季为了减少水分蒸发,茂密的树叶会脱落。不过,它们的树干内储存着大量的水,在旱季时成为周围土著居民和野生动物的救命水源。(文字:非洲的青山 摄影:非洲的青山)
不远处正在下暴雨,天空的一半好像被泼了墨汁,黑森森的有些可怕,另一半却是晴空。(文字:非洲的青山 摄影:非洲的青山)
哈德扎比人虽然以狩猎为生,但纯朴善良,对待陌生人热情友好。虽然食物不多,他们依然会邀请你品尝刚烤熟的野味。如果遇上他们的祈雨仪式,他们还会主动邀请你加入舞蹈的队伍。(文字:非洲的青山 摄影:非洲的青山)
坦桑尼亚北部恩戈罗恩戈罗高原最美的季节来到了。黄色雏菊漫山遍野,大象、犀牛、斑马、狮子等野生动物在花海中穿梭,好似处在仙境一般。(文字:非洲的青山 摄影:非洲的青山)
格卢米提河是塞伦盖蒂的第二大河流,从东流向西,注入维多利亚湖。(文字:非洲的青山 摄影:非洲的青山)
除了黄色的雏菊,紫色的薰衣草在火山口也占有一席之地。游客的车在花丛中穿过,远处大象排成一队,人与野生动物和谐相处,组成了美妙的画面。(文字:非洲的青山 摄影:非洲的青山)
巡视了一夜领地的雄狮,正走向小树林休息。此时,天空中浮现出一道鲜艳的红云。(文字:非洲的青山 摄影:非洲的青山)
马赛人经常驱赶牛群进入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和塞伦盖蒂国家公园内吃草。过度的放牧不仅侵占了角马、斑马、瞪羚的食物,更容易把疾病传染给野生动物。(文字:非洲的青山 摄影:非洲的青山)
海拔5895米的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最高的一座山峰,从乞力马扎罗山脚下出发,一路向西而行,沿途会经过9座火山,在崇山峻岭之间,隐约可以望见浩瀚的塞伦盖蒂大草原。(文字:非洲的青山 摄影:非洲的青山)
塞伦盖蒂Lobo Wildlife酒店。依岩石而建,三面是山,一面是草原,大部分建筑材料就地取材。观景台十分开阔,眼前的草地上有许多水牛和斑马。(文字:非洲的青山 摄影:非洲的青山)
这家酒店建在一座天然水塘边,每到天气炎热之际,大象、斑马、羚羊、水牛等动物纷纷前来喝水,一旁就是酒店的游泳池。(文字:非洲的青山 摄影:非洲的青山)
昨夜一场大雨,清晨雨过天晴,天空中布满了橙红色的火烧云。远处一只热气球冉冉升起,擦着合欢树的树梢,飞越赛罗内拉河谷。(文字:非洲的青山 摄影:非洲的青山)
降雨量、火和大象是保持稀树草原地貌生态的三大重要因素。雨量过大,有些地方会变成森林;雨量过少,有些区域又会变成沙漠。(文字:非洲的青山 摄影:非洲的青山)
今天午后又来了一场大雨,一道彩虹在雨中升起。我把车停在彩虹之下,站在雨中,好久没有尝到被雨浇透的感觉了!(文字:非洲的青山 摄影:非洲的青山)
哈德扎比人1万年前就生活在塞伦盖蒂及周边地区,至今还保留着原始的生活方式。他们身披兽皮,以野生动物为主要食物,他们用自制的弓箭射杀犬羚、瞪羚、林猪、狒狒、松鼠、鸟等小型动物,用火烤熟了吃。(文字:非洲的青山 摄影:非洲的青山)
自6月下旬开始,整个塞伦盖蒂的东部和中部就没有下过一场雨,大片的草原变得枯黄。(文字:非洲的青山 摄影:非洲的青山)
经过姆布兹马维岩石时,我看见一只雄狮正卧在石顶,好像在仰望一轮圆月,难道它也懂得赏月吗?(文字:非洲的青山 摄影:非洲的青山)
查噶人是农业民族,善于种植香蕉、水稻、甘蔗、红薯等作物,他们把恩戈罗恩戈罗高原下的大片土地开垦成良田,平时就在路边摆地摊,卖水果蔬菜,以及烤玉米和烤羊肉。(文字:非洲的青山 摄影:非洲的青山)
马赛人居住在小镇的边缘,他们放养牛羊,不种庄稼。大部分马赛人至今还保留着原始的生活方式,以家族为单位,住在简陋的土房子里。墙是用泥土和牛粪糊的,房顶铺枯草和牛皮,房间狭窄低矮,除了一张床,没有别的家具。(文字:非洲的青山 摄影:非洲的青山)
纳特龙湖周边居住的马赛人不愿意迁往别处,坦桑尼亚政府始终无法对纳特龙湖实施科学的管理和保护,这导致纳特龙湖目前盗猎猖獗,湖水遭受污染,前景非常令人担忧。(文字:非洲的青山 摄影:非洲的青山)
角马每天都在草原上奔走往返,遇到山丘,它们会翻山越岭;遇到河流,它们会激流勇进,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寻找青草。(文字:非洲的青山 摄影:非洲的青山)
伦盖伊火山下依然干旱得如同沙漠,这里每年雨水极少。尽管如此,悬崖边的小猴面包树上居然还开出了粉色的鲜花。(文字:非洲的青山 摄影:非洲的青山)
遇到了最大规模的角马横渡,空中跨过两道彩虹,简直是旷世奇景!(文字:非洲的青山 摄影:非洲的青山)
恩杜图湖是一座咸水湖,周边是茂密的丛林,越过丛林就是短草平原了。这里是大迁徙的起点,角马们的诞生之地。(文字:非洲的青山 摄影:非洲的青山)
赛罗内拉河谷正处于一年中最干旱的时节,大片河床裸露出来,小水塘全部干涸,周边草原一派荒芜,唯有河边的金合欢树依然枝繁叶茂。(文字:非洲的青山 摄影:非洲的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