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刊
  • 绘本
  • 动画
  • 科普
  • 美育
  • 非洲动物
  • 动物百科
  • 动物大迁徙
  • 动物保护
  • 生态环境
  • 视频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视频标签
繁殖方式

繁殖方式

3~4月发情交配,孕期100天左右,6~7月产子。每胎3~4子。哺乳期约3个月,初生仔体重550~750克,约10日龄时睁眼,18~24个月能独立生活,幼兽和母兽在一起生活到下次发情期。性成熟约7~9岁 ,寿命22~30年。(文字:王方颖 摄影:非洲的青山)

生活习性

生活习性

花豹是非洲五大森林动物之一,踪迹最难寻觅。喜欢独来独往,雌雄花豹只在繁殖季节才会在一起,捕猎时单独行动,习性隐秘。 花豹为大型肉食性动物,夜行性;善于攀树,在树上行动灵活;会捕食树上的猴子、松鼠及鸟类等中小型动物。通常情况下,花豹会悄悄接近猎物,等离猎物5~9米时再下手,奔跑速度为每小时60公里,但不喜欢长时间追逐猎物。它们也喜欢潜伏在树上,当猎物经过时飞扑而下咬其颈部。多以山羊、狍子、鹿、麝、麂、野猪、野兔、猴类等为主要食物,有时也吃鱼、鸟类,以及袭击家禽、家畜等。(文字:王方颖 摄影:非洲的青山)

花豹

花豹

花豹,因为背部的斑点呈圆形或椭圆形的梅花状图案,颇似古代的铜钱,所以又有“金钱豹”之称。隐身能手。夜行动物。寿命在22~30年。(文字:王方颖 摄影:非洲的青山)

栖息环境

栖息环境

豹的栖息环境多种多样,从海拔100米的低地到海拔3000米的高山都有。适应力顽强,生存环境包括森林、草原、湿地沼泽、沙漠、雪地等。(文字:王方颖 摄影:非洲的青山)

保护级别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近危。 列入《华盛顿公约》Ⅰ级保护动物。 被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保护动物。(文字:王方颖 摄影:非洲的青山)

分布范围

分布范围

分布范围广泛,包括非洲、中东、亚洲东部、西南及南部等地的森林、草原、树丛。(文字:王方颖 摄影:非洲的青山)

形态特征

形态特征

花豹体长1~1.5米,体重50~100千克。全身黄褐色;额头至肩部有数条黑色纵带,颈侧及体侧具有大块云黑斑,腹部近白色,腹部及四肢间杂有不规则黑褐色斑纹;尾巴有11~14个黑色环称,犬齿发达。前后肢具四趾,趾具钩爪,平时隐藏于掌内,捕捉猎物时始自皮鞘中伸出。栖息在热带稀树草原地区的花豹,身体往往是淡红色或黄褐色的,而沙漠花豹通常是淡淡的奶油色或棕黄色。较冷的区域和高山上的豹通常是灰金色皮毛。 豹是极好的猎手,有肌肉发达的身体,功能强大的的爪子。其强大的颚,能咬死和肢解猎物,长而敏感的胡须让它适合夜间狩猎。眉毛上的几根长毛有助于保护眼睛,使它在灌木丛中移动时不至于被刮伤。豹也是灵活的登山者,肩部和前肢大量发达的肌肉有助于它爬坡并把猎物拖到树上。(文字:王方颖 摄影:非洲的青山)

种群现状

种群现状

花豹有9个亚种,包括印度支那豹、华北豹、印度花豹、斯里兰卡豹、爪哇豹、阿拉伯豹、远东豹、非洲豹、波斯豹。 花豹在非洲及热带亚洲部分地区依然常见,然而其分布范围正在缩小,原因是栖息地丧失或被分割,加上被商业捕猎或被视为害兽,其中数个亚种也处于濒危状态,因而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中被整体评估为近危物种。(文字:王方颖 摄影:非洲的青山)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 京ICP备13015003号-5 -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 - 20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