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无危。(文字:王方颖 摄影:非洲的青山)
分布于非洲大陆及马达加斯加岛。主要分布在东非,从索马里向南延伸到南非和马达加斯的一些地区。(文字:王方颖 摄影:非洲的青山)
黄嘴鹮鹳体长约1米。雄性体型比雌性更大,雄性和雌性体重分别为2.3公斤和1.9公斤左右。全身白色,羽翼上有大覆羽、初级覆羽及飞羽等,均有淡褐色花纹,胸部具有宽阔的黑色胸带,尾部是黑羽。橙色的头部赤裸无羽,繁殖期变为红色。长长的嘴长呈黄色,嘴尖微下弯。脚呈浅肉红色,也特别长,胫的下部裸出。虹膜为淡黄色或褐色。(文字:王方颖 摄影:非洲的青山)
黄嘴鹮鹳栖居在河流、湖泊及滩涂地域,一般生活在10~40厘米深的浅水区,避免生活在深水区。广泛分布于非洲大陆。(文字:王方颖 摄影:非洲的青山)
黄嘴鹮鹳成对或结小群活动。在白天活动捕食,主要依靠触觉来检测和捕获猎物,用脚、喙在水中探动,以煽动双翅协助,捕捉鱼、蛙、爬行动物、甲壳类及昆虫等为食,偶食水生植物。黄嘴鹮鹳采用高阶步行的步态,大致行走速度为每分钟70步。他们以交替的襟翼和滑翔飞行,其襟翼的速度平均每分钟为177~205次,通常仅为短途旅行起飞。 黄嘴鹮鹳一般不发出声音,只在繁殖期发出嗷嗷的尖叫声。它通常不会迁移很远,不会超出其繁殖范围,通常迁徙都是受降雨影响。(文字:王方颖 摄影:非洲的青山)
黄嘴鹮鹳数量较大。虽然栖息地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但总体来说受威胁程度较低,保护现状比较安全,因此属于无危动物。(文字:王方颖 摄影:非洲的青山)
黄嘴鹮鹳的繁殖期在雨季,会在长时间的降水结束时开始筑巢和繁殖。雄性和雌性在远离食肉动物的干旱地带的高树上或在水中的小树上将巢筑好,筑巢时间长达10天。巢的直径大约为80~100厘米,厚度为20~30厘米。 黄嘴鹮鹳每产3~4卵,孵化期27~29天,晚成鸟,4~5岁性成熟,寿命可达20年。在繁殖季节期间,羽毛颜色变得更加鲜艳:羽毛和背部上的羽毛都是粉红色的,棕色的腿也变成明亮的粉红色,喙变成更深的黄色,脸变成深红色。幼鸟出生后由父母共同喂养,在其出生的头10天里,它的体重会从50克增加到600克。(文字:王方颖 摄影:非洲的青山)
黄嘴鹮鹳嘴长并呈黄色,全身呈白色,尾羽为黑色。黄嘴鹮鹳以鱼、蛙、爬行动物、甲壳类及昆虫等为食,偶食水生植物。它们成对或结小群活动,日行性。(文字:王方颖 摄影:非洲的青山)
黄嘴鹮鹳体长约1米。雄性体型比雌性更大,雄性和雌性体重分别为2.3公斤和1.9公斤左右。全身白色,羽翼上有大覆羽、初级覆羽及飞羽等,均有淡褐色花纹,胸部具有宽阔的黑色胸带,尾部是黑羽。橙色的头部赤裸无羽,繁殖期变为红色。长长的嘴长呈黄色,嘴……
黄嘴鹮鹳成对或结小群活动。在白天活动捕食,主要依靠触觉来检测和捕获猎物,用脚、喙在水中探动,以煽动双翅协助,捕捉鱼、蛙、爬行动物、甲壳类及昆虫等为食,偶食水生植物。黄嘴鹮鹳采用高阶步行的步态,大致行走速度为每分钟70步。他们以交替的襟翼和滑……
黄嘴鹮鹳的繁殖期在雨季,会在长时间的降水结束时开始筑巢和繁殖。雄性和雌性在远离食肉动物的干旱地带的高树上或在水中的小树上将巢筑好,筑巢时间长达10天。巢的直径大约为80~100厘米,厚度为20~30厘米。 黄嘴鹮鹳每产3~4卵,孵化期27~……